原创 安徽时评 安徽时评
2025年06月29日 07:03 安徽
高考刚出分没几天,无数家长正为如何填志愿焦头烂额。就在这当口,两个姓张的名人“打”起来了,为了一个幸福又烦恼的选择:
假如在高考700分和700万元人民币之间能选且只能选一个,你会选哪个?
搜狐创始人张朝阳“肯定要700分”,因为“中学毕业人生才开始,认知要成长”“700分赋予的清北平台资源可以创造终身复利”“700万会把人砸蒙”……似乎有道理。
考研名师张雪峰认为“看个人能力”,“能考出700分的人挣700万也不成问题”“如果(本人能力只能考)400分,那么700万更现实”……似乎也有道理。
如果是你,会怎么选?我觉得,可以在以下两种方案中选一种。
第一种方案是“互补式”选择,即喜欢学习的人应该选700万,喜欢挣钱的人应该选700分。
在当今的终身学习社会,一个“学商”高的人,认知的成长渠道很多,上一个一流大学并非必要条件,但700万可不是那么好挣的。
而一个“财商”比较高的人,不如先把自己的认知提一提,700万反正迟早能赚到。
第二种方案是“扬长式”选择,即喜欢学习的人应该选700分,喜欢挣钱的人应该选700万。
“学商”高,那就为自己创造更好的学习条件,享受在学海无涯中冲浪的幸福,以后能否挣到700万并没有那么重要。
“财商”高,那就早点拿到自己的第一桶金,尽量在创造财富的道路上走得更远、攀得更高,能上财富榜,何必非上一流大学?
选700分还是700万的话题,“二张”是在一次“人生与志愿的选择”对谈局现场聊到的。如何选择,本质是“高考志愿选兴趣还是选就业”。选700分接近选兴趣的理想主义,选700万则接近选就业的现实主义。
其实我给的两种选择方案也是一样:“互补式”选择接近现实主义,“扬长式”选择接近理想主义。
700分和700万,你选哪个(AI制图)
重新回到高考填志愿的话题。张朝阳认为就业和兴趣应各占一半,理由是大学教育不仅仅是为找工作做准备,更是培养个人综合素质的基础。
张雪峰则建议,考生在选择专业时应考虑家庭背景和就业前景,如果没有能力追求“星辰大海”,那么更应该现实一些,选择就业前景好的专业。
对比“二张”的履历,他们给出的志愿选择建议更像自己人生经历的总结。
张朝阳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,后赴美留学,获得麻省理工学院博士学位,回国创办搜狐公司。在2022年的胡润百富榜单上,他的身家是56亿元。所谓就业和兴趣应各占一半,其实就是兼顾。清华、麻省毕业生和成功企业家,不就是兼顾吗?
张雪峰本科在郑州大学给排水专业就读,大学毕业后进入考研辅导行业,后来又进入指导高考志愿填报的赛道,经过近十年磨炼打拼成为咨询名师、网红大V。他曾说过,自己在两家银行各有1个亿的存款,也就是说他的个人财产仅现金流就有至少2个亿。给排水专业和考试咨询八竿子打不着,张雪峰跨界就业获得成功,所以更看重就业。
想到一个段子。
大师问小明:“一根钓鱼竿和500斤鱼,你选哪个?”
小明毫不犹豫:“我要500斤鱼!”
大师听后摇了摇头:“你太肤浅了。鱼吃完就没了,而鱼竿可以让你钓到更多的鱼。这个道理你懂吗?”
小明说:“500斤鱼可以卖5000元,我花2000元买10根鱼竿,再花3000元请10个人帮我钓鱼,钓来的鱼再拿去卖然后扩大经营。就算第一天一条鱼没钓到,不也还比你多9根鱼竿嘛。”
给出不同选择建议的“二张”,都靠着自己的努力走向了成功。
大师讲的有道理,小明的选择也有道理。如果你擅长钓鱼不擅长经营,可以选择一根鱼竿去钓鱼;如果你不擅长钓鱼但擅长经营,可以选择500斤鱼去创业。
看来,人生选择大概没有标准答案。关键是选择适合自己的,然后去奋斗。
撰稿:陈卫华